1. 首页
  2. 小程序

Taro实践 – TOPLIFE小程序 开发体验

前言

前阵子,来自我们凹凸实验室的遵循 React 语法规范的多端开发方案Taro 终于对外开源了,欢迎围观star(先打波广告)。作为第一批使用了 Taro 开发的TOPLIFE小程序的开发人员之一,自然是走了不少弯路,躺了不少坑,也帮忙找过不少bug。现在项目总算是上线了,那么,也是时候给大家总结分享下了。

与WePY比较

当初开发TOPLIFE第一期的时候,用的其实是WePY(那时Taro还没有开发完成),然后在第二期才全面转换为用 Taro 开发。作为两个小程序开发框架都使用过,并应用在生产环境里的人,自然是要比较一下两者的异同点。

来自团队支持 TOPLIFE小程序 业务的小伙伴,关于 Taro 的一篇使用感受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相同点

  • 组件化开发
  • npm包支持
  • ES6+特性支持,PromiseAsync Functions
  • CSS预编译器支持,Sass/Stylus/PostCSS等
  • 支持使用Redux进行状态管理
  • …..

相同的地方也不用多说什么,都2018年了,这些特性的支持都是为了让小程序开发变得更现代,更工程化,重点是区别之处。

不同点

  • 开发风格
  • 实现原理
  • WePY支持slot,Taro暂不支持直接渲染children

开发风格

最大的不同之处,自然就是开发风格上的差异,WePY使用的是类Vue开发风格, Taro 使用的是类 React 开发风格,可以说开发体验上还是会有较大的区别。贴一下官方的demo简单阐述下。

WePY demo


<style lang="less"> @color: #4D926F; .userinfo { color: @color; } </style> <template lang="pug"> view(class='container') view(class='userinfo' @tap='tap') mycom(:prop.sync='myprop' @fn.user='myevent') text {{now}} </template> <script> import wepy from 'wepy'; import mycom from '../components/mycom'; export default class Index extends wepy.page { components = { mycom }; data = { myprop: {} }; computed = { now () { return new Date().getTime(); } }; async onLoad() { await sleep(3); console.log('Hello World'); } sleep(time) { return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setTimeout(resolve, time * 1000)); } } </script> 复制代码

Taro demo


import Taro, { Component } from '@tarojs/taro' import { View, Button } from '@tarojs/components' export default class Index extends Component { constructor () { super(...arguments) this.state = { title: '首页', list: [1, 2, 3] } } componentWillMount () {} componentDidMount () {} componentWillUpdate (nextProps, nextState) {} componentDidUpdate (prevProps, prevState) {} shouldComponentUpdate (nextProps, nextState) { return true } add = (e) => { // dosth } render () { return ( <View className='index'> <View className='title'>{this.state.title}</View> <View className='content'> {this.state.list.map(item => { return ( <View className='item'>{item}</View> ) })} <Button className='add' onClick={this.add}>添加</Button> </View> </View> ) } } 复制代码

可以见到在 WePY 里,csstemplatescript都放在一个wpy文件里,template还支持多种模板引擎语法,然后支持computedwatcher等属性,这些都是典型的Vue风格。

而在 Taro 里,就是彻头彻尾的 React 风格,包括constructorcomponentWillMountcomponentDidMount等各种 React 的生命周期函数,还有return里返回的jsx,熟悉 React 的人上手起来可以说是非常快了。

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之处:

  • WePY 里的模板,或者说是wxml,用的都是小程序里原生的组件,就是小程序文档里的各种组件;而Taro里使用的每个组件,都需要从@tarojs/components里引入,包括ViewText等基础组件(这种做其实是为了转换多端做准备)
  • 事件处理上
    • Taro 中,是用click事件代替tap事件
    • WePY使用的是简写的写法@+事件;而Taro则是on+事件名称
    • 阻止冒泡上WePY用的是@+事件.stop;而Taro则是要显式地使用e.stopPropagation()来阻止冒泡
    • 事件传参WePY可以直接在函数后面传参,如@tap="click({{index}})";而Taro则是使用bind传参,如onClick={this.handleClick.bind(null, params)}
  • WePY使用的是小程序原生的生命周期,并且组件有pagecomponent的区分;Taro 则是自己实现了类似React 的生命周期,而且没有pagecomponent的区分,都是component

总的来说,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开发风格,自然还是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差异。在这里与当前很流行的小程序开发框架之一WePY进行简单对比,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大家更快速地了解 Taro ,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开发方式。

实践体验

Taro 官方提供的 demo 是很简单的,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快速上手,入门。那么,当我们要开发偏大型的项目时,应该如何使用 Taro 使得开发体验更好,开发效率更高?作为深度参与TOPLIFE小程序开发的人员之一,谈一谈我的一些实践体验及心得

如何组织代码

使用taro-cli生成模板是这样的


├── dist 编译结果目录 ├── config 配置目录 | ├── dev.js 开发时配置 | ├── index.js 默认配置 | └── prod.js 打包时配置 ├── src 源码目录 | ├── pages 页面文件目录 | | ├── index index页面目录 | | | ├── index.js index页面逻辑 | | | └── index.css index页面样式 | ├── app.css 项目总通用样式 | └── app.js 项目入口文件 └── package.json 复制代码

假如引入了redux,例如我们的项目,目录是这样的


├── dist 编译结果目录 ├── config 配置目录 | ├── dev.js 开发时配置 | ├── index.js 默认配置 | └── prod.js 打包时配置 ├── src 源码目录 | ├── actions redux里的actions | ├── asset 图片等静态资源 | ├── components 组件文件目录 | ├── constants 存放常量的地方,例如api、一些配置项 | ├── reducers redux里的reducers | ├── store redux里的store | ├── utils 存放工具类函数 | ├── pages 页面文件目录 | | ├── index index页面目录 | | | ├── index.js index页面逻辑 | | | └── index.css index页面样式 | ├── app.css 项目总通用样式 | └── app.js 项目入口文件 └── package.json 复制代码

TOPLIFE小程序整个项目大概3万行代码,数十个页面,就是按上述目录的方式组织代码的。比较重要的文件夹主要是pagescomponentsactions

  • pages里面是各个页面的入口文件,简单的页面就直接一个入口文件可以了,倘若页面比较复杂那么入口文件就会作为组件的聚合文件,redux的绑定一般也是在这里进行。

  • 组件都放在components里面。里面的目录是这样的,假如有个coupon优惠券页面,在pages自然先有个coupon,作为页面入口,然后它的组件就会存放在components/coupon里面,就是components里面也会按照页面分模块,公共的组件可以建一个components/public文件夹,进行复用。

    这样的好处是页面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影响。所以我们几个开发人员,也是按照页面的维度来进行分工,互不干扰,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开发效率。

  • actions这个文件夹也是比较重要,这里处理的是拉取数据,数据再处理的逻辑。可以说,数据处理得好,流动清晰,整个项目就成功了一半,具体可以看下面***更好地使用redux***的部分。如上,假如是coupon页面的actions,那么就会放在actions/coupon里面,可以再一次见到,所有的模块都是以页面的维度来区分的。

除此之外,asset文件用来存放的静态资源,如一些icon类的图片,但建议不要存放太多,毕竟程序包有限制。而constants则是一些存放常量的地方,例如api域名,配置等等。

只要按照上述或类似的代码组织方式,遵循规范和约定,开发大型项目时不说能提高多少效率,至少顺手了很多。

更好地使用redux

redux大家应该都不陌生,一种状态管理的库,通常会搭配一些中间件使用。我们的项目主要是用了redux-thunkredux-logger中间件,一个用于处理异步请求,一个用于调试,追踪actions

数据预处理

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种时候,接口返回的数据和页面显示的数据并不是完全对应的,往往需要再做一层预处理。那么这个业务逻辑应该在哪里管理,是组件内部,还是redux的流程里?

举个例子:

mage-20180612151609

例如上图的购物车模块,接口返回的数据是


{ code: 0, data: { shopMap: {...}, // 存放购物车里商品的店铺信息的map goods: {...}, // 购物车里的商品信息 ...,JS中文网 - 前端进阶资源分享(www.javascriptc.com) } ... } 复制代码

对的,购车里的商品店铺和商品是放在两个对象里面的,但视图要求它们要显示在一起。这时候,如果直接将返回的数据存到store,然后在组件内部render的时候东拼西凑,将两者信息匹配,再做显示的话,会显得组件内部的逻辑十分的混乱,不够纯粹。

所以,我个人比较推荐的做法是,在接口返回数据之后,直接将其处理为与页面显示对应的数据,然后再dispatch处理后的数据,相当于做了一层拦截,像下面这样:


const data = result.data // result为接口返回的数据 const cartData = handleCartData(data) // handleCartData为处理数据的函数 dispatch({type: 'RECEIVE_CART', payload: cartData}) // dispatch处理过后的函数 ... // handleCartData处理后的数据 { commoditys: [{ shop: {...}, // 商品店铺的信息 goods: {...}, // 对应商品信息 }, ...] } 复制代码

可以见到,处理数据的流程在render前被拦截处理了,将对应的商品店铺和商品放在了一个对象了.

这样做有几个好处

  • 一个是组件的渲染更纯粹,在组件内部不用再关心如何将数据修修改改而满足视图要求,只需关心组件本身的逻辑,例如点击事件,用户交互等

  • 二是数据的流动更可控,假如后续后台返回的数据有变动,我们要做的只是改变handleCartData函数里面的逻辑,不用改动组件内部的逻辑。

    后台数据——>拦截处理——>期望的数据结构——>组件

实际上,不只是后台数据返回的时候,其它数据结构需要变动的时候都可以做一层数据拦截,拦截的时机也可以根据业务逻辑调整,重点是要让组件内部本身不关心数据与视图是否对应,只专注于内部交互的逻辑,这也很符合React本身的初衷,数据驱动视图。

connect可以做更多的事情

connect大家都知道是用来连接storeactions和组件的,很多时候就只是根据样板代码复制一下,改改组件各自的storeactions。实际上,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别的处理,例如:


export default connect(({ cart, }) => ({ couponData: cart.couponData, commoditys: cart.commoditys, editSkuData: cart.editSkuData }), (dispatch) => ({ // ...actions绑定,JS中文网 - 前端进阶资源分享(www.javascriptc.com) }))(Cart) // 组件里 render () { const isShowCoupon = this.props.couponData.length !== 0 return isShowCoupon && <Coupon /> } 复制代码

上面是很普通的一种connect写法,然后render函数根据couponData里是否数据来渲染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把this.props.couponData.length !== 0这个判断丢到connect里,达成一种computed的效果,如下:


export default connect(({ cart, }) => { const { couponData, commoditys, editSkuData } = cart const isShowCoupon = couponData.length !== 0 return { isShowCoupon, couponData, commoditys, editSkuData }}, (dispatch) => ({ // ...actions绑定 }))(Cart) // 组件里 render () { return this.props.isShowCoupon && <Coupon /> } 复制代码

可以见到,在connect里定义了isShowCoupon变量,实现了根据couponData来进行computed的效果。

实际上,这也是一种数据拦截处理。除了computed,还可以实现其它的功能,具体就由各位看官自由发挥了。

JS中文网 – 前端进阶资源教程 www.javascriptC.com
一个致力于帮助开发者用代码改变世界为使命的平台,每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技术世界的头条内容

项目感受

要说最大的感受,就是在开发的过程中,有时会忘记了自己在写小程序,还以为是在写React页面。是的,有次我想给页面绑定一个滚动事件,才醒悟根本就没有doucment.body.addEventListener这种东西。在使用WePY过程中,那些奇奇怪怪的语法还是时常提醒着我这是小程序,不是h5页面,而在用Taro的时候,这个差异化已经被消磨得很少了。尽管还是有一定的限制,但我基本上就是用开发React的习惯来使用Taro,可以说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开发体验。

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

Taro,或者是小程序开发,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?当然有,走过的弯路可以说是非常多了。

页面栈只有10层
  • 估计是每个页面的数据在小程序内部都有缓存,所以做了10层的限制。带来的问题就是假如页面存在循环跳转,即A页面可以跳到B页面,B页面也可以跳到A页面,然后用户从A进入了B,想返回A的时候,往往是直接在B页面里点击跳转到A,而不是点返回回到A,如此一来,10层很快就突破了。所以我们自己对navigateTo函数做了一层封装,防止溢出。
页面内容有缓存
  • 上面说到,页面内容有缓存。所以假如某个页面是根据不同的数据渲染视图,新渲染时会有上一次渲染的缓存,导致页面看起来有个闪烁的变化,用户体验非常不好。其实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,每次在componentWillUnmount生命周期中清理一下当前页面的数据就好了。小程序说到底不是h5,不会说每次进入页面就会刷新,也不会离开就销毁,刷新,清理数据的动作都需要自己再生命周期函数里主动触发。
不能随时地监听页面滚动事件
  • 页面的滚动事件只能通过onPageScroll来监听,所以当我想在组件里进监听操作时,要将该部分的逻辑提前到onPageScroll函数,提高了抽象成本。例如我需要开发一个滚动到某个位置就吸顶的tab,本来可以在tab内部处理的逻辑被提前了,减少了其可复用性。
Taro开发需要注意的地方
  • 本来也想详细描述下的,不过在我们几位大佬的努力,加班加点下,已经开发出eslint插件,及补充完整了 Taro 文档。大家只要遵循eslint插件规范,查看文档,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,有问题欢迎提issue

总结

总的来说,用 Taro 来开发小程序体验还是很不错的,最重要的是,可以使用jsx写小程序了!!!作为React粉的一员,可以说是相当的兴奋了~

作者:凹凸实验室
链接:https://juejin.im/post/5b3b786a6fb9a04f89780a9f

看完两件小事

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挺有启发,我想请你帮我两个小忙:

  1. 关注我们的 GitHub 博客,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
  2. 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/ 交流群,让更多的人看到,一起进步,一起成长!
  3. 关注公众号 「画漫画的程序员」,公众号后台回复「资源」 免费领取我精心整理的前端进阶资源教程

JS中文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开发者社区和专业的技术媒体,一个帮助开发者成长的社区,目前已经覆盖和服务了超过 300 万开发者,你每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技术世界的头条内容。欢迎热爱技术的你一起加入交流与学习,JS中文网的使命是帮助开发者用代码改变世界

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
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「 Js中文网 · 前端进阶资源教程 」https://www.javascriptc.com

标题:Taro实践 – TOPLIFE小程序 开发体验

链接:https://www.javascriptc.com/2525.html

« 35 道咱们必须要清楚的 React 面试题
重磅消息!小程序正式支持 SVG啦»
Flutter 中文教程资源

相关推荐

QR code